无人机领域,我们中国大疆是全球唯一的巨头!
大疆成立于2006年,总部位于中国深圳。
最初,大疆专注于飞行控制系统的研发,这为其后来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3年,大疆推出了第一款消费级无人机Phantom,这款产品以其易用性和稳定的飞行性能迅速赢得了市场的青睐。
Phantom的成功使大疆一跃成为全球无人机市场的领先者,并开启了大疆快速发展的新篇章。
现在,大疆是无人机行业的巨头,在全球市场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它的产品占据了全球超过80%的市场份额,在国内市场的份额也超过了70%,并且在全球民用无人机企业中排名第一。
消费级无人机是大疆的主要收入来源,占其收入比重超过80%。
这一市场主要应用于航拍、灯光秀等场景,其中航拍是最常见的应用之一。
农业领域也是大疆的重点发展方向。从2015年开始,大疆进军农业植保机市场,并迅速取得领导地位。
例如,在植保无人机领域,大疆的市场份额近70%。
大疆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持续的创新能力。
大疆在无人机领域的专利申请量超过4600件,在国际专利的申请上也排名前列。
这种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使得大疆能够不断推出新产品,保持技术领先优势。
例如,大疆在避障系统、云台技术等方面均有显著提升。
这么成功是一件好事,但也有风险,比如说招小人妒忌。
近年来,美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多次对大疆实施制裁。
早在2016年,美国就因“安全”问题将大疆列入黑名单,禁止其设备用于政府部门。后续也试图进一步加强了对大疆的限制。
只是,这些措施的实质性影响却远远未如预期般显著。
一直以来,大疆都在美国市场上占据了主导地位,其消费级无人机如Mavic和Phantom系列在用户中非常受欢迎。
大疆的无人机在美国市场的销量和市场占有率均位居前列,涵盖了从个人娱乐到专业拍摄的广泛需求。
而且,大疆的产品因其高性能、易用性和创新技术,受到美国消费者和专业用户的高度评价。
相比之下,美国本土的竞争对手,例如Parrot、Skydio等公司就不咋地了。
这就是为什么,这几年,美国政府都将大疆列入实体清单,限制其与美国公司的交易。
当然,原因还是那一套,基于对数据安全的担忧,特别是关于无人机收集的数据是否可能被传送到中国政府之类的。
但很有意思的是,本月发布的《国防授权法案》修订版中,并没有包含对大疆无人机销售的限制。
明明上个月,美国高层还通过了《国防授权法案》,意图将反制中国无人机的条款纳入其中。
那么,为什么这次美国突然就“放过”大疆了呢?
其实,原因上面就有,那就是大疆在美国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本土无人机难以替代。
所以,一说到要禁止的时候,美国内部就有一大堆机构反对,这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决策。
不过,美国是不会善罢甘休的,可能会继续对中国无人机进行限制,甚至想进一步将中国无人机全部拖下水。
幸好,即使如此,大疆的实力仍然非常强大,未来在工业级无人机领域的需求也将不断增长。
只要大疆保持足够的强大和敏感,不管对方再如何反感,也需要接受大疆在市场上的垄断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