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突发!莫斯科突遭大规模无人机袭击,美国天然气管道爆炸,乌军将迎来灭顶之灾?

突发!莫斯科突遭大规模无人机袭击,美国天然气管道爆炸,乌军将迎来灭顶之灾?

  46.1K
     [点击复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8-22   浏览次数:128
核心提示:今天是俄乌冲突的911天,也是库尔斯克之战的第17天。三件大事第一件大事,莫斯科遭遇无人机袭击。俄罗斯国防部报告称,成功拦截

今天是俄乌冲突的911天,也是库尔斯克之战的第17天。


三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莫斯科遭遇无人机袭击。


俄罗斯国防部报告称,成功拦截了10架无人机,这说明了乌克兰军队可以大规模部署航程超过500公里的远程无人机,打击俄罗斯深处的战略目标。


此外,对莫斯科的大规模无人机打击也与乌军在库尔斯克地区的行动形成了配合。


那么,问题就来了:乌克兰为何仍然选择如此冒险的行动?


图片


首先,基辅及其盟友意在试探俄罗斯的反应。


8月21日,俄罗斯方面声称,美英波兰的情报机构参与了乌军对库尔斯克的攻势。拉夫罗夫认为,若没有美国的暗示,基辅绝不会做出让乌军突袭库尔斯克的决定。


乌克兰主要是通过不断试探来了解俄罗斯的实力,并寻找其不可触碰的底线。乌军对莫斯科的无人机袭击,也正是为了验证莫斯科的防空能力。


其次,乌克兰采取“以牙还牙”的策略。


乌克兰的逻辑十分明确:既然俄军能够深侵乌克兰,乌军也有权深入俄罗斯;既然俄军可以向基辅发射导弹,那么乌军也能够用无人机袭击莫斯科。



最后,乌克兰也试图通过这样的行动减轻乌军的压力。


在乌东和库尔斯克方向,乌军未能彻底击败俄军主力,反而消耗了大量兵力。


尽管乌空军已经在库尔斯克参战,F-16战机的现身也为战局增添了变数,但是否能彻底改变战局仍难以确定。即便有了F-16和美国提供的“海马斯”火箭炮,乌军是否能逆转战局仍然不明朗。


例如,像在凌晨突袭库尔斯克这样的战术,就是希望打俄罗斯一个措手不及。从军事角度看,在绝对实力差距面前,这种策略虽然显得上不得台面,却也极具巧妙。


第二件大事,围魏救赵失败,乌克兰迎来噩耗。


乌军攻入库尔斯克的战略意图显而易见,就是通过迫使俄军从乌东调动主力,以减轻当地乌军的压力。


然而,俄军不仅没有大规模从乌东调兵增援库尔斯克,反而在哈尔科夫、顿涅茨克和扎波罗热等方向加大了攻势,并取得了显著的胜利。通过摧毁乌军的阵地、武器库和补给线,进一步削弱了乌军的战斗力。


第三件大事,美国突发。


美国官方报告称,一条天然气管道发生了爆炸,事故发生在路易斯安那州,导致一人不幸遇难。事故发生后,美国立即启动了调查程序,但关于爆炸的具体原因、是否存在外部势力的干预,或者是否只是简单的意外,目前仍未得出明确的结论。



与此同时,俄乌冲突的升级预示着美俄乌三国将面临新的考验。稍有不慎,战火可能会蔓延至其他国家,尤其是在北约50万大军的高度警戒下,局势变得尤为紧张。


目前看来,乌克兰明显是自寻死路。


尽管乌军快速攻进了库尔斯克州,控制了几个据点,但欧洲军事专家认为,乌军在库尔斯克的“胜利”不过是昙花一现,补给线极易被切断,届时不仅难以继续进攻,连安全撤退都将成为一大难题。然而,乌军似乎只关注夺取库尔斯克所带来的战略宣传效应,甘愿为此付出一切代价。


除了在库尔斯克付出巨大的装备损失和约3000名士兵的伤亡外,乌军从顿巴斯前线抽调兵力,导致防线显著削弱。


此时,俄军正加速收复顿涅茨克北部地区。


其中,红军村成为乌军最近失守的最大战略堡垒,其重要性直接影响到乌军在东部战线的整体防御布局。俄罗斯媒体报道称,俄军已在红军村升起了国旗,并将其重新标记为俄罗斯地图上的原名。


其次,乌克兰对莫斯科及未来可能对其他俄罗斯大城市的无人机大规模袭击,无疑会激怒俄方。相比之下,俄罗斯具备更强大的远程打击能力和更具破坏性的战略武器。


显而易见,乌克兰这种冒险的战略手段,终将付出难以预料的重大代价。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展会更多+
视频更多+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