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搭载纯电动力,具有直升机灵活起降的特点,但与传统直升机相比,噪声低,绿色环保,且具备成本优势,因此,又被称为“空中出租车”或“飞行汽车”。

来源:南京发布
鱼禾财经发现,在抢抓低空经济密集创新和高速增长的战略机遇上,南京早早布局,已搭乘上“低空经济”的“空中出租车”。
开启产业化、商业化运作
6月18日上午,首批次帝王蟹、波龙、澳龙等海鲜产品通过2架搭载多旋翼的无人机,从雨润集团总部产业园出发,仅3分钟后便顺利送达直线距离5.5公里开外的永隆家居餐饮区。这是南京正式开通的首条无人机商业化运输航线,拉开了南京市“低空经济”落地场景产业化、商业化运作的序幕。
低空+巡检、低空+医疗、低空+物流……无人机的应用场景正在持续拓展。2023年以来,长江南京段上空,海事部门使用无人机对长江98公里展开常态化巡航,实时查看船只细节,年节约油耗1500万元。
去年12月27日,浦口高新区完成无人机医疗血液运输首飞验证。从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到浦口区人民医院,单程飞行公里数14.625公里,单趟运载了7袋总重量9.7kg红细胞和血小板,单程航时16分钟,比驾车时间缩短了近50%。如今,两条航线已常态化运营,日均开展飞行任务4架次,打通无人机血液运输生命线。今年2月,中通快递在河西与江心洲之间尝试打造无人机跨江物流的场景。原来骑行约70分钟的路程,现在无人机4分钟就能到达。
中商产业研究院曾在研报中提到,经过多年发展,南京低空经济已经实现长江巡检、长江物流、森林防火等多元化场景应用,逐步形成了上下游紧密成链的产业生态系统。
立体布局,南京多方政策发力
据Wind数据统计,包括莱斯信息、华设集团、苏交科等在内,目前南京至少有9家上市公司涉及低空经济概念。今年年初,莱斯信息中标安徽省新技术融合应用低空飞行服务平台项目。5月,莱斯信息与秦淮区人民政府、南京市交通局等共同谋划秦淮区低空发展总体方案,建设南京市低空产业发展先导区。
南京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今年7月,南京出台《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计划指出,至2026年,全市形成管理机制运行高效、基础设施初具规模、场景示范效果明显、服务保障有力高效的低空飞行管理与服务体系,支撑低空飞行活动顺畅开展,促进低空特色融合发展。
今年5月,全市低空经济发展大会召开后,市交通运输局通过座谈、交流等形式,积极了解市场建设与发展需求,在与空中交通管理机构协调基础上,新划设2处空域、2条航线。
截至目前,南京市获批低空空域面积944平方公里,累计航线已超过100条。根据《行动计划》,至2026年,南京将开通120条以上低空航线,建成240个以上低空航空器起降场(点)及配套的低空信息化基础设施,力争划设1500平方公里以上空域。
鱼禾财经了解到,南京市交通运输局以场景为牵引,已编制完成了涵盖公共服务、生产作业、低空运输、航空消费四大类别的25分项80子项低空应用场景指导目录,为低空经济领域各类企业厚植落地南京发展提供沃土。
位于全国低空经济发展前列
工信部赛迪研究院于今年4月发布的《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南京在“低空经济专利有效量集聚”指标方面,仅次于北京、深圳,位列全国第三;在“企业资源集聚”指标上,位列全国第七。
在今年5月公布的《城市低空经济“链接力”指数报告(2024)》综合榜单TOP30中,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徐州、南通等江苏6市上榜,其中南京名次最靠前,位列第六。
开通低空航线、扩展应用场景、搭建低空飞行服务平台,南京不断坚定低空经济发展底气。为加速行动计划各项重点任务落地实施,南京市交通运输局发挥需求引领,通过与100多家涉航单位的沟通对接,共征集到需求空域1619平方公里,征集到需求航线150条,总里程2203公里。
拓展水上场景运用也成为南京独特的低空经济发展优势。南京鼓楼区将“水上场景应用”作为发展低空经济的关键突破口、重要增长点。利用得天独厚的长江水面低空经济水上场景应用条件,打造“低空经济长江场景应用示范区”,拓宽水上市场空间,扩大低空经济规模,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南京浦口区开展社会治理和低空物流应用场景打磨,使用无人机对长江98公里展开常态化巡航;开展在航船员民生保供、船舶污染物接收等常态化应用服务,运营以来累计飞行超过2000架次,为近1000艘船舶提供了配送服务。
南京低空经济发展力量正在不断集聚,强势“抢飞”低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