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安全先行|翱翔天际,无人机飞行规范为翼!

安全先行|翱翔天际,无人机飞行规范为翼!

  46.1K
     [点击复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8-04   浏览次数:67
核心提示:1对电力线路的危害危害在操作人员技能水平不足、无人机避障系统失效或飞行路线规划不当情况下,无人机可能会直接碰撞到高压电力
1

对电力线路的危害


危害

在操作人员技能水平不足、无人机避障系统失效或飞行路线规划不当情况下,无人机可能会直接碰撞到高压电力线路,导致导线断线、供电线路跳闸等严重后果。这种碰撞不仅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还可能造成大面积停电,给居民生活和工业生产带来不便。

2

对人员安全的危害


危害



若农业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如遇到强风、雷电等恶劣天气条件,或操作不当导致失控,很可能引发飞行安全事故,对人员安全产生危害,严重时甚至导致人重伤或死亡。

安全规范

因此为了提高大家规范操作无人机的意识,避免事故的发生,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保障生产安全,我们从操作人员、设备、环境、要求等四个方面整理了相关安全操作规范,请大家务必认真阅读、牢记。


安全



1

作业人员

1.身体健康,反应灵敏,识别力强,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由农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以下统称“无人机”)系统生产者依规进行培训和考核,取得操作证书。

3.植保作业时应佩戴眼部防护装备(护目镜或面罩)、呼吸防护器,穿戴合适的防护服(包括手套)。喷洒毒性较强的药剂时,须备齐必要的临时药品和工具。

4.下列情形者禁止操作:老、弱、病、残和皮肤损伤未愈者;在哺乳期、孕期的妇女;过度疲劳、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麻醉药品的人员;患有妨碍安全操作疾病的人员。

2

作业设备

1.所有危险的部位,应固定永久性的符合相关规定的安全标识。操控设备应具有显示植保无人机的实时位置、高度、速度等信息的仪器仪表。

2.常规作业飞行活动最大起飞重量不超过150千克,最大飞行真高不超过30米,最大平飞速度不超过50千米/小时,最大飞行半径不超过2000米,具备空域保持能力和可靠被监视能力,全程可以随时人工介入操控。非常规作业飞行活动按《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执行。

3.作业前应检查无人机连接件的紧固性、传动装置的运转灵活性、电池储备、通信链路信号等,确保机具技术状态良好。

4.无人机应按规定实名登记。无人机运营人应当对无人机投保责任保险。

3

作业环境

1.天气晴朗,风力等级3级以下,环境温度5℃~35℃,禁止在雷、雨、雾及其他影响作业安全的天气作业。如在夜间作业,应配置夜航灯;禁止在夜间进行超视距作业。

2.起降地点周围5m范围内应无障碍物,作业路径应均匀覆盖作业区域。作业区及周边10m范围内应避免有电线杆、树木及建筑物等影响作业的障碍物。植保作业区应远离养殖场、学校、医院及居民生活区,远离水源地、牧草地等其他生态敏感区。

4

作业要求

1.植保作业前,应确认药剂的质量、有效期、毒性等有关情况,按照农药产品标签或使用说明书控制药液的浓度和剂量。操作人员应处于上风口,并注意下风口是否有人员、作物、财产等易受作业影响的情况。

2.作业时宜选择自主模式,减少使用手动模式。操作人员应保持对无人机的关注,不得从事与作业无关的事情,禁止操作人员双手脱离遥控器或操控设备。使用手动模式时,禁止关闭避障功能。

3.起飞降落、作业飞行时,现场人员与无人机始终保持15米以上的安全距离或参照厂家使用说明书规定的安全距离,无关人员不得进入作业区。

4.作业结束后应停止发动机,关闭遥控器电源,并将遥控器置于工具箱内,取出钥匙。清理完毕现场药液和残液后方可撤离或转场作业。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展会更多+
视频更多+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