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澎湃新闻报道,4月7日,中国民航局向亿航智能颁发EH216-S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的生产许可证(PC),是全球首张载人eVTOL的生产许可证,标志着我国eVTOL产业进入量产阶段。低空经济也再次获得市场关注。
广义上,低空经济是指在3000米以下空域内,以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多领域的综合性经济形态。低空经济是“航空+”式的新兴融合经济形态,核心是航空器与各产业的“组合式”经济形态,如“农林+航空”、“体育+航空”、“电力+航空”、“公安+航空”等。
近年来我国密集出台相关产业政策,推动低空经济从探索走向发展。根据新华网测算,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超5000亿元,2030年望达2万亿元。而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IDEA研究院)的低空经济白皮书显示,到2025年,低空经济对中国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值将达3万亿至5万亿元。
低空航空器的创新主要在无人机和eVTOL,eVTOL有望成为低空经济最瞩目载体。基建是发展低空经济的基石,包含监管设施等,其中ADS-B系统随着雷达的发展成为新的航空管理设备。综合来看,建议关注以下公司:① 基础设施及运营商;② eVTOL整机生产商;③ 核心零部件供应商。
图片
图片由中信证券 CiticsAI 服务创作生成
全局观了解“低空经济”
广义上,低空经济是指在3000米以下空域内,以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多领域的综合性经济形态。低空经济既包含通航、警用和军用等传统领域,也包括使用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为主的城市空中交通(UAM)等新兴应用场景。通用航空是低空经济的主体产业,无人机产业将是未来低空经济的主导产业,两者结合的城市空中交通UAM是发展热点,eVTOL则是UAM的主流形式。
低空经济的核心是航空器与各产业的“组合式”经济形态,如“农林+航空”、“体育+航空”、“电力+航空”、“公安+航空”等。
低空经济生态图谱
图片
资料来源:国家低空经济融合创新研究中心、前瞻产业研究院
低空经济产业构成分为四大板块。低空经济作为综合体主要包括低空基础设施建设、低空航空器制造(飞行器制造)、低空运营服务、低空飞行保障为主的四大板块。低空基建是发展低空经济的基石,包含监管设施等,其中ADS-B系统随着雷达的发展成为新的航空管理设备。低空航空器的创新则主要在无人机和eVTOL。
低空经济四大板块
图片
资料来源:朝闻天下(央视网),中信证券研究部
低空经济的产业链长、辐射范围广,具体包括:
上游:主要为构建中游各类低空产品的原材料(包括金属原材料、特种橡胶与高分子材料等)与核心零部件(包括电池、电机、飞控、机体等);
中游:主要为低空产品制造、低空飞行、低空保障与综合服务等;
下游:主要为运营和各种应用场景(包括旅游业、物流业、文旅业与巡检业等)。
中国低空经济产业链
图片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2024年中国低空经济报告—蓄势待飞,展翅万亿新赛道》,中信证券研究部
中长期看,低空经济的发展趋势有四方面:
装备方面,以无人机及eVTOL为引领的新通用航空将成为我国低空经济发展的主要形态;
体系方面,以绿色电动为方向的产业配套体系、低空智联为代表的运营支持体系、垂直体量为特征的基础设施体系、安全可控为目标的监管服务体系、跨界融合为趋势的产业组织体系将是低空经济体系的发展方向;
政策审批积极创新与低空经济相互支撑;
区域融合持续深化与低空经济相辅相成。
中国低空经济发展趋势
图片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援引:2023深圳eVTOL World大会,中信证券研究部
政策支持与空域改革推动低空经济走向发展
近年来我国密集出台相关产业政策,深化空域改革,推动低空经济从探索走向发展。
中央层面,2021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首次将“低空经济”写入国家级规划,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将“低空经济”作为我国战略新兴产业进行定调。
地方层面,各地积极抢抓低空经济产业密集创新和高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加快形成低空经济产业集聚效应和创新生态。2023年已有16个省份将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陆续出台支持政策。
空域管理是我国发展低空经济的关键,2023年我国先后发布多项文件,空域管理改革持续推进,为低空经济的规范化管理提供指引。
我国低空经济相关政策
图片
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民航局官网,中信证券研究部
中国低空经济地方层面政策
图片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援引:《中国低空经济发展(2022-2023)》(国家低空经济融合创新研究中心)
新兴融合经济形态,享万亿市场规模
低空经济作为新兴的融合经济形态,产业辐射面极大,从制造端上游基础材料横跨到下游服务运营,各研究机构对其经济体量的估算存在较大差异,但对万亿规模存在共识。
我国与全球低空经济产业规模及预测
图片
资料来源:中信证券研究部
eVTOL:重要载体之一,全新增量市场
eVTOL(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是指能够在垂直方向起降和着陆、并且在低空范围内飞行的电动飞行器(简称:电垂飞)。eVTOL飞行器具有垂直起降、快捷机动、低成本、零排放、易维护等特点,相对传统飞行器在飞行性能与经济效益上优势显著,能在城市交通、医疗运输、物流配送、旅游观光等领域提供快速、高效、环保的空中交通服务。eVTOL的发展顺应了电气化、绿色化、智能化的未来趋势,有望为未来城市空中交通(UAM)打造三维立体、绿色低碳、高效智能的生态网络体系。
发展阶段:eVTOL发展大致分为五个阶段,其中2016年Uber提出的“Uber Elevate”空中出租车计划,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eVTOL浪潮,随后大量初创公司和汽车、航空产业巨头开始投入eVTOL市场,我国民用eVTOL市场在这一时期也深受其影响。2020年以来,大量城市空中交通试点项目迅速落地,以验证eVTOL及相关基础设施在城市交通中的可行性和效益,推动eVTOL的商业化应用不断走向现实。
eVTOL发展历程
图片
资料来源:36氪、大象投顾,中信证券研究部
eVTOL及其前身—直升机发展历程梳理对比
图片
资料来源:《eVTOL之路-商业起点》(董维生,2022)、各公司官网,中信证券研究部
竞争格局:当前,eVTOL初创企业、全球航空装备巨头、传统或新兴车企、互联网科技公司均在eVTOL领域加速布局。国内外初创企业加速崛起,数量众多;行业第一梯队逐渐显现,处于适航取证认证计划阶段,其余处于原型机开发阶段及之前。
eVTOL四类玩家第一梯队渐渐显现
图片
资料来源:Wind,中信证券研究部
发展趋势:eVTOL未来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据德勤预测:① 2020-2025年,货运eVTOL将实现商业化;② 2025-2030年,客运eVTOL商用化进入第一阶段;③ 2030年后,成熟的自动驾驶将eVTOL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
按照航程能力,eVTOL的目标市场有三个方向:个人市场、区域交通市场和短程共享交通市场,其中52%货运物流、46%城市载人、3%城际通航和军政市场。目前,全球有超过50个城市正在考虑城市空中客运的可行性。
eVTOL开发时间表(2020-2030+)
图片
资料来源:德勤(含预测信息),中信证券研究部
eVTOL发展三大阶段预测
图片
资料来源:《客运eVTOL应用与市场白皮书》(南航&沃兰特,2023)预测,中信证券研究部
应用场景:eVTOL应用场景主要有三个关键: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区、100-1000米的低空领域、点对点。eVTOL运行分为无人驾驶、有人驾驶两种模式,制造商主要聚焦城市客运与货运两个主要方向,并结合目标应用场景不断通过技术创新促进产品迭代升级。
目前的eVTOL能满足少量乘客的城市飞行或是包裹递送,随着全球eVTOL量产,其应用场景将大幅拓展,潜在应用场景涉及城市客运(UAM)、区域客运(RAM)、城市物流配送、商务出行、紧急医疗服务、私用飞行器等多种场景模式,大致可分为载人客运、载物货运、公共服务、警务安防、国防军事及私人飞行等六大类行业场景。
eVTOL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片
资料来源:《eVTOL飞行器的发展态势与应用场景综述》(张洪)
eVTOL产业链梳理
eVTOL产业链主要分为飞机制造、运营使用和衍生服务三大领域。中短期还是以传统航空航天供应商为主。长期看,尤其国内,部分智能电动汽车、初创公司都会受益并占据主流地位。
飞机制造方面,一般由主机厂自主设计,并联合航电、控制和链路配套、动力配套、结构厂商、工程服务配套、基础设施等共同开发完成。根据德国eVTOL开发商Lilium的分析报告,飞机制造的产业链价值份额:电推进系统约占40%,机身与内饰约占25%,航电与飞控约占20%,电池系统约占10%,组装约占5%。
eVTOL飞行器制造成本分拆
图片
资料来源:Lilium,中信证券研究部 注:以200万美元/架为例